城隍信仰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祭祀城隍由来已久。夏商周三代时期,祭祀水庸就占有重要地位。唐宋以后,祭祀城隍成为国家和地方祭祀的重要内容。宋明理学兴起之后,城隍庙不仅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佛教的六道轮回等思想也融入城隍信仰之中。这样,城隍信仰就逐渐融合了道、儒、释三家思想。
城隍神及其职责
城隍在早期是以城池为象征的自然神,并无姓名;汉代以后始逐渐成为人格神。数千年来,各地的城隍数不胜数,其中每一位都是一部传奇,都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寄托和文化标杆。历史上被奉为城隍者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能臣廉吏型的地方长官,如苏州城隍春申君(前314-前238),因公正廉明、造福一方而名留青史;另一种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功臣名将,如西安城隍纪信(?-前204)。
在古代民众信仰中,城隍既是一座城市的守护神,也是正义之神;不仅保佑这座城市的百姓安居乐业,还监察当地官吏的功过是非、天理良知。
明朝时,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行,城隍信仰普及至各府州县。不但出现了赞颂城隍的经文,还对城隍的职责加以概括。《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有云:“其神天地储精,山川钟秀,威灵显赫,圣道高明,无党无偏,公忠正直,有求必应,如影随形。”将城隍的职责概括为“代天理物,剪恶除凶,护国保邦,功施社稷,溥降甘泽,普救生民”。这24个字基本代表了城隍信仰的核心意义,说明城隍不仅是一个城市的保护神,更重要的是剪恶除凶的正义之神。
城隍信仰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社会,与城隍被赋予的职责相应,城隍信仰在监察官吏、教化庶民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概言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察官吏
“举头三尺有神灵”,当人们心存敬畏时,就不敢妄为。明清之时,各级地方官吏在上任之前,须先至城隍庙上香。一方面,祈求城隍爷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一方平安、众生康宁;另一方面,向城隍爷盟誓,绝不贪赃枉法,所作所为将无愧于天地良心,如有违背,可任由阴司审判,遭受轮回报应。
警示教化
城隍爷两侧一般供奉文武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喻示既能审判世道人心、辨清善恶真假,又能捉拿凶恶之人,判定吉凶祸福。大多数城隍庙门前都有一块写有“你来了吗”的匾。看似口语化,不像大多数庙宇里的匾额那样深奥难懂,但恰恰道出了老百姓最真诚的愿望,即每个人都应来城隍庙,都应面对城隍爷及文武判官拷问良心。为善者心怀坦荡,祈祷平安;为恶者胆战心惊,弃恶从善。此外,各地城隍庙往往有各种警世楹联,如“善来此地心不愧,恶过吾门胆自寒”,“阳世奸雄积善作恶皆由己,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其教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在城隍巡城的传统庙会中,有文武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随行,鸣锣开道、鼓乐齐鸣,所到之处民众设香上贡、祈求护佑,而这同时也是对为非作歹者一种有效的震慑。
缓解矛盾
城隍赏善罚恶,秋毫分明。在中国传统社会,如果冤屈不公、上诉无门,人们就会到城隍庙喊冤诉状,被称为“告阴状”。这既是民众心理倾诉的有效途径,也体现了他们对公平社会的期寄,对于缓解矛盾也有一定作用。到城隍庙喊冤诉状的人,得到城隍托梦告知真相;县令到城隍庙发牒文祈祷获知案件实情,果获城隍显应托梦告知……这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城隍信仰在中国传统社会被赋予了缓解现实世界矛盾的功能。
传承文化
城隍信仰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城隍庙又大多地处城市中心,故各地城隍庙往往香火旺盛、信众如潮。由此而兴起的庙会,往往会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心,从而汇集了各种地方戏曲和民间工艺。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城隍庙在承载当地世俗礼教精神慧命的同时,往往又继承了当地最原生态的文化传统,从而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之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