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道学戒律源流
道学戒律,有一个产生、发展和不断丰富完备的过程。道学创立之时,戒律较为简略,主旨为戒贪欲、讲诚实、守清静等。这些原始的戒律,只是一些零星的规范,当时叫做科律。随着道学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道学戒律的内容日趋繁杂。魏晋南北朝时,天师道已出现科律方面的专著,如《太真科》、《玄都律》等,对道士的言行、道学的组织纪律作了戒律条文规定。此外,这一时期天师道戒律也已初具规模,出现三戒、五戒、八戒、想尔九戒等。
道学戒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日趋细密,与佛教的传入有密切联系。东晋时,大量佛经被译成汉文,其中有不少佛教戒律方面的著述,如《十诵律》等,广为流传。道学的五戒、八戒等,就是在佛教戒律启发下产生的。在道学原有基础上,佛教的戒杀、戒盗、戒淫、戒饮酒、戒妄语等五戒被部分地吸收,成为道学戒律。
继天师道之后,道学上清派和灵宝派又丰富发展了道学的戒律。这两派有关戒律方面的著作比天师道的多得多,戒律由五戒、十戒,发展到三百观身大戒、千二百威仪之戒等等,而且还大量掺进了儒家思想。如《太上经戒》托元始天尊所述十戒中,第一戒就是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总之,道学大量吸收了忠孝仁义等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使之成了道学戒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道学戒律的来源,除了佛教戒律和儒家伦理道德外,还有大量的老子思想。如老君二十七戒,不但大讲无为、无欲、无端、柔弱、守雌,还大量引用老子的话来注释老子的思想,使老子哲学成为宗教化的道德戒律。
唐以前,道学戒律不但已经完全成熟,趋于定型化,而且种类很多。不少有影响的道学戒律,如五戒、八戒、想尔九戒等等,都是在唐以前形成的。
金代出现了全真道、真大道学和太一教大道学宗派。除太一教外,全真道和真大道学都重视戒律。真大道学创始人刘德仁把儒家忠、孝、仁、义,佛教慈悲、五戒十善和道家清静无为综合起来,通过道学改造,衍变为真大道学9条戒目。全真道从王重阳创教开始,就有严格的教规戒律,如道士必须出家住丛林,不得茹荤,不得娶妻等。后来邱处机建立全真龙门派,开创传戒制度,公开设坛说戒,并规定凡愿入道者必行受戒方能为道士。
龙门七祖王常月是著名道学戒律大师,他撰写的《初真戒律》一书,内容广泛。书中除载有“初真十戒外,对入戒要规、受戒次第、持戒威仪等皆有具体详尽的规定,影响很大。清代初年,王常月在北京白云观传戒,他继承全真龙门派的传戒内容和程式,凡从他受戒的道士,必须循序渐进经过初真十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3阶次,合称三坛大戒,戒期为100天。
戒律之外还有清规,是对犯律道士的惩罚条例。
道学植根于中国,信奉儒家伦理,因此,道学戒律中,就包含有孝敬父母、忠于君王等大量中国人长期恪奉的伦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