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杂谈
道教传承有何特点
有几个热爱道教、喜欢道学之居士,某天遇到宝鸡长寿山遇到逍遥游道人,张居士就说:师父,道教的传承有何特点?
逍遥游说:道教主流思想主要是继承的仙学文化思想,仙学始终是贯穿着道和德。道的特性是至尊至贵、至高至尚、神而奇、玄而妙。道是隐显莫测,唯妙唯灵,以藏隐为特征。德是广而宣,阐而扬,普及天下。
在道学传承上是有所讲究的,道传有缘者,何者为道缘,即就是指有道德之人。道教一代宗师张三丰说:种无根之树,树树皆空,寻有德之人,人人可度。这就是传道之原则。
道,一是指天道(自然变化的运行规律、规则),二是指人道(为人处事所要遵循的规则,其中有儒家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修身之道(包括一定的修炼方法、方式)。
德,是指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及伦理道德(在生活中,所代表的就是涵养、慈悲、仁爱、奉献、爱国爱教、尊守法度)。
能够尊道贵德之人,才能成为传播大道之对象,故,道显尊贵。
道教之所以称之为中国道教那是它有最为独特的道教风味,与其他教派是截然不同的。阐释教义、辨证道妙,指导修行最为权威的道经就是《道德经》,经书阐释了大道的特征――大道至简,道法自然,大音希声,大道无情能够运行日月,大道无言,而节令井然,故为道者所开启的玄教是不言之教,一贯主张慈、俭、退让而不挣。
道教发展传承的形式基本有两种:
一是自修,二是阐扬
自修-是指看破红尘的仁人志士,信仰道教,热爱道教,喜欢大道,或者出家隐居山林,或者隐于城市,潜心自修,而成正果,其修道的方式也是两种:一是修性,磨炼自己的脾气,培养种种有效的修炼方法,把自己原始本性,与自然相融化,达到开通、明智、客观、圆通,顺应各种自然事理。一是通过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修炼方法,对人体生命之物质精、气、神进行养神静心,吐纳呼吸,调息运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全其性命。
阐扬-是指修真之士,学道、修道、演道,向世间传播道德思想。阐扬一般是采取保守态度,因为道教的特征是不言之教,鼻祖老子在《道经》中强调道之特性是无为而不争。故,为道者首先要自己自修自炼,将自己的道和德升华到一定层次,能够成为有道之士,方可弘扬大道,在道家眼光看,所谓弘扬大道,并不是全靠嘴皮子去空说、空谈,也不是招揽生意,主动上门去推销,唾沫四溅劝人出家,劝人家加入自己的教派,也不是为了大量敛财,增加供养,在物质上极度享受,编出一套完整的欺骗性语言,哄骗别人加入自己门派,成为自己的弟子。也不是为了壮大自己的门面,抬高自己,而不惜损道败德,诽谤、打击别的教派。并且对任何教派都采取包容、谦让而尊重的态度。
所以教门就一直流传一句宁劝十人还俗,也不劝一人出家,其意思是,所劝来之人如果道心不坚、信念不强,道缘浅薄,耐受不了清静和寂寞,最后半途退志,还俗回家。这其中也包含了尊儒的成分(孝敬父母、夫妻团结、体现仁与孝,不可轻易抛家舍妻,对家庭不负责任),或者,贪、嗔、痴三心严重,贪念难消,荒废了青春,学无所成,而致道俗两耽;或者说在教门不遇名师,无人指点,浪费光阴,而虚度了年华等。道教特别看重因果,不轻易接受十方供养,自己道功浅薄,无故接受供养,深怕身负业帻。来世填还,成为学道绊脚石。道教得道成仙之一代门派开创真人,全真教龙门派祖师邱处机就在《垂训文》中语重心长的说:夫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心难以消,岂能无功而可受。因而后世学道之士,不轻易接受他人供养,更不硬劝别人来投拜到自己门下,以图供养。祖师丘处机在修道中,给自己规定一日只去化缘七家,早四、晚三,能给则接,不给则已,如若七家人不施舍、或施舍的少,也就罢了,不再多走一家去募化。
具体阐扬大道,实际上是继承仙学思想,延续仙道根脉,不主张扩张,一贯是以隐退不争为形式。有道者彰显神妙,证示因果,并非让天下之人皆来皈依道门,壮大势力,而是让天下人们普及道德思想,更为美好的生活,达到家庭团结、社会稳定,互相友爱,遵道贵德。为道者应该实实在在的做点善事、积点善功,身体力行,以济世救民,劝人向善,助人为乐,治病驱邪,演示神妙之道,显示阴阳变化之机,让人知道因果之理,知晓果报之厉害,尊重生命之自然,顺应自然之规则,行为不越伦理道德,出入合乎养生之道范。上不惹天怒,下不积民怨,天不怒、人不怨,天时、地理、人和,三才相宜,其不乐乎!
之所以仙道至贵,道不轻传,但传有缘者,所以道教在传宗接代,收徒方面比较谨慎,仙人定下原则是非其人莫传,非其时不传,非其人而传之于道,必遭天谴,非其时而传,必受惩罚,该传者而不传,错失大道之苗蒂,是时节而不传道,错失良机,亦遭天地之责罚。故曰道不传匪人,但传有缘者。
祖师再三告诫装修风水网,不要诽谤正教,攻击别的教派,也不能反言本教不好,而随外教。一定要遵守太上老君所定之教门法律,成为高尚之人。道教自从早期的起源开始,就是以隐居修行为主,陈抟老祖隐居华山数十年,道高德重,宋太祖赵匡胤两访为官辞而不去,张三丰隐居武当,朱元璋、朱棣皆是三访而不见,如今之人深怕高层不来拜访,如若来访,跑之即快,邀之即去。俗世之事,有道者不处,所以道教看起来没有其他教派那么兴旺而快,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与自己的教理教义的影响有极为重要的原因。
传统古老的道教,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虽然很多,但有其自身发展之规则,因为要顺乎道之自然,注重内养,不主张外杨,主张适时、适地、因人而随方设教,如若肚中没有东西,只有凡心、私心,一味宣传扩张,只能是舍本求末,昙花一现,很难长久,最为关键是识时务者,藏道养德,方是为道者之本色。
十方丛林主要有哪些领导管理机构
主要有方丈室、监院室、都管室、客堂、寮房、库房、帐房、经堂、大厨房、十方堂、云水堂、号房,
方丈-主要是由方丈居住,陪有伺者二人。
监院室-主要是除方丈外最高首领监院居住。
主要是都管居住,监院不在的情况下由都管代理事务。
客堂:此堂内主要由总理主持事务,下设三名执事:知客、主翰、化主。
寮房室:主要由寮房主持事务,设两名执事:即巡照、纠察,其职务是负责道观治安管理、清规监督。寮房下辖四位执事:即巡寮、公务、海巡、庄头、监修。
库房室:主要由库头管理库存一切日用物品,下配一名执事,称之为贴库。
帐房室:实际是指道观经济账务管理机构,主要设两名执事:即内帐房,也指会计管理。外帐房,也指出纳管理。
经堂:此堂内主领导为高功,下设经主一名。经师八名。
大厨房:内设主要执事两名:即都厨、典造。下领导七名小执事:即饭头、贴案、菜头、杂务、水头、火头、小火头。
十方堂、云水堂,均由堂主负责事务。
号房室:只是一名执事,也称之为迎宾。
看了以上如此细致的执事分工,装修风水网就对于道院日常修道生活的事务概况一目了然,能够清楚的了解装修风水知识到分工是十分明确的,管理是非常严密的,体制是非常健全的。十方丛林(大道观)也称为十方常住。常住道士少则五、六十,多则一百余人,要把这么多人管理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就得有一套严格的管理体制,首先确立清规戒律,然后建立执事体制。道观执事职务总体概括为三都、五主、十八头。
何为三都?都管、都讲、都厨为三都。
都管:是道观最高权利第三把手。第一位是方丈、第二位是监院、第三位就是都管。
方丈:为修为最高,道行最深的,有一定道德基础的高道方可升为方丈。身为方丈,乃人天之教主,度世之宗师,必须博览群书,精通百家,熟悉诸多经典,能够开坛演道而传戒,身体力行而度众,实乃大众之楷模,道俗之明师。
监院:为道观第二把手,一般情况下的一切大小事务可以酌情处理,特大事务请示方丈后处理。俗称监院为当家。监院是十方丛林之栋梁,修真大众之纲领。必须有学问、有德性、有涵养。三都是:
都管:是常住之统理,道众之表率。常住一切大小事务(包括经济收入与开支,给道众发送单费,人事接待、修建殿宇)都得亲自制定,带头处理。
都讲:是管理讲经堂(威仪、用具摆设、卫生)、钵堂圜堂之事务,必须懂道学知道者来担任。
都厨:就是安排厨房饮食饭菜事务(吃饭人数多少、来客人数、饭菜调整、监督奢侈浪费)。
五主是:
静主:是道院管理圜堂(相当佛家的禅堂)之执事,凡是前来静修养神,证悟经教者要安静、本分,不可乱言取闹,违者罚斋。
殿主:只要是负责管理大殿事务(包括洒扫卫生、祭献供品、伺候道场、端递香灯花果、保持殿宇清洁)。凡是入殿诵经、祭拜,不论道俗,出现衣冠不整、乱言秽语、轻谩经教者,罚油入库。
经主:是指专管理殿诵经书,凡是一日三次课诵之经书,及节日庆贺,或者做道场法事时,由经主负责发放和回收保管经书,在法坛、诵经殿内未经经主,经师呼唤,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入,违者由经主处罚跪香。
化主:是专门负责处理一些信士之疑难问题与需求之事,进行解释、劝化。也为道观外出向一些大德善士募化一些修建殿宇之财物。
堂主:是指主持管理十方堂和云水堂挂单道友登记盘问、礼仪举止之威仪。
十八头是:
高功:是指精通道教诸多经典、经意,精通道场法事,玄律威仪,信仰虔诚,道德高尚,出入合乎礼仪,带领大众设坛演教,做法度亡,祈福迎祥道场法事。
总理:是指有才能、有学识,有修养的人,任职客堂之首领,办理内外公事。
庄头:是指管理道观一切大小农俱之保管(农俱保管员)。但也分内庄头和外庄头:内庄头就是指修理破损之农俱,保管如库之农俱。外庄头是指安排农田、菜园之人事劳动,亲自带领出工干活。
库头:是指管理一切入库之财物、器件(包括米面油粮)。必须进出登记造册,入帐,妥善保管。
贴头:是库头之助手,料理杂务,仔细登记进出之器件。随时向上级申报库内器物增减的多少。
茶头:是负责给各殿神灵烧水供茶。必须每天报更五板后开始动火烧水献茶上供,晚上二板止火封炉。
磨头与碾头:是指专门负责把田间割来的小麦碾磨干净而成面粉。也就是每天将粮食筛簸、淘洗,晒干,然后入库。
园头:专门负责看管田园蔬菜,防止盗贼、野物损害。成熟好坏及时上报上级负责人。
水头:是专门负责厨房日常用水。凡是平时,或者过庙会需要水的多少,均由水头负责从井担挑入缸。
火头:是专门负责厨房一日三餐的烧火,也就是火夫。早上开静则起,烧火做饭,晚饭后息火止炉。
圊头:是指专门负责打扫、清理厕所的人员。必须将粪便挑到田间掩埋,保持道院内外洁净卫生。
钟头:是指专门负责开静止静而击打大钟。
鼓头:是知专门负责开静止静而击打大鼓。
堂头:是指专门负责管理斋堂(道众吃饭的地方)的卫生与纪律。开斋时给道众添加碗筷和饭菜,负责斋堂上香、上供出食。
门头:是指专门负责看管山门,早晚开锁上锁,稽查人员出入,登记期假手续,杜绝公物外流。
行堂:是指居住在十方丛林的道众,吃饭过堂时,负责添加饭菜、馒头,事后清洗碗筷饭桌,让斋堂保持清洁。
钟板:是指每天晚从九点钟开始击打过板,专门负责道众起居休息之时令,到了五更交板开静后就完成任务。道观开静、止静,上香诵经,全听钟板为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