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修功法-澳大利亚道教

风水知识 2021-12-13 18:27www.xyhndec.com家装风水

澳大利亚是盛行东方学研究的国家,其汉学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可参阅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东亚学系刘渭平所写的《汉学研究在澳洲》见林徐典编:《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历史哲学卷》,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24--250页)。在澳洲各大学中,以澳京堪培拉国立大学的汉学较发达,1971年1月曾召开第二十八届汉学会议,从此引起国际学者的重视。

从事道教研究的人不多,但有国际汉学界推崇的华裔学者柳存仁(Liu Ts’un-yan)教授。

柳存仁教授1917年出生于北京,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获文学士学位,后获伦敦大学荣誉文学士、哲学博士和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讲座教授、亚洲研究学院院长,现任名誉教授。曾被选为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被英国皇家亚洲学会聘为会员,日本道教学会的理事。

1974年至1984年柳存仁曾四次应中国学术界的邀请来北京、成都、上海、西安、敦煌等地访问,并作专题学术讲演。他长期致力于道教史、明清小说及中国古籍方面的研究,对许多领域的考证有突破性贡献。着作很多,这里仅就其道教研究成果略作回顾。

60、70年代,柳存仁教授撰写的有关道家和道教的着作,多以西文为主,发表在西方的刊物上,后以专着或文集的形式出版。90年代开始在大陆和台湾出版文集,这使海峡两岸学界得以了解装修风水知识这位华裔学者治学的风格及其丰硕学术成果。

30年代,我国学者张政娘先生曾提出,明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的作者可能是嘉靖间江苏兴华县的道士陆西星,并非许仲琳,但当时还没有压倒性的证据。柳存仁教授费时多年,用英文撰成《佛道教影响中国小说考》(Buddhist and Taoist Influences on Chese Novels)一书,从陆西星的身世、着作和小说的版本等方面,找出了许多证据。这本书于1962年在当时西德的威斯巴登出版。

1976年荷兰莱顿的比卢书店出版了他的英文版《和风堂论文选集》(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Hall of Harmonious Wd)。这本书由法国着名汉学家戴密微作序,全书分四部分。第二部分收道教论文六篇:《十二世纪道士的结核病知识》、《道教对明代新儒家精英之渗透》、《三一教主林兆恩(1517--1598)》、《陆西星:十六世纪的一个儒家学者、道士和佛门献身者》、《陆西星之参同契测疏》、《袁黄及其“四训”》。

此外,他还为一些文集撰写过文章,如《明代思想中的道教自我修养》,收入狄百瑞编《明代思想中的自我与社会》(Sdf and Soci. ety Mg Thought,纽约1970年版);《(道藏)的编纂和历史价值》,收入莱列斯等编《中国历史资料论集》(Essays the Source for Chi― nese History,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社堪培拉1973年版);与朱迪?柏林(Judith Berlg)合着的《元代的三教》,收入陈学霖和狄百瑞编《元代思想: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思想和宗教~(Yuan Thought:Chese Thought and Religion Under the Mongols,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1982年版)。

1991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文版《和风堂论文集》上、中、下三册。内收文四十余篇,其中道教论着20篇。所论多涉《道藏》研究、天师道研究、摩尼教对道教的影响、宋代道教与儒学的关系、道教文学的关系、对《宗教词典》的评论等。

1997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又印行了他最新的结集《和风堂新文集》,内分四部分,基本上代表了他近十多年来新撰的考证文字,包括中国一般的传统思想和历史,道教史,中国小说史和小说专题及语文、文学各方面。研究和考证多有新的创获,并且各篇常有关连。道教史研究方面,着者由浅入深,各篇文章的立论有其系统和一贯性。

这本《新文集》分上下两册,收着作新文28篇,其中道教史占相当比重。上册收道教论文九篇:《道教是什么》、《道教前史二章》、《道藏;之性质》、《想尔注;与道教》、《三洞奉道科诫仪范;(卷第五一P2337)中金明七真一词之推测》、《史籍与道籍》、《三国晋时之女仙真》、《关于(陶真人内丹赋)》、《徐神翁与林灵素》。

下册收道教论文三篇:《朱熹与(参同契)》、《读峰屋邦夫;金代道教研究》、《民国以来之道教史研究》。

近两年来,柳存仁教授又发表几篇新作:《道教追求长生――<;湘绮楼说诗>;卷一梦衍义》(收入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道教为什么是多神教》(收入林徐典编《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历史哲学卷》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1996年8月11日至16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暨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和香港道教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周秦汉时期的道家文化及其在后世的演变”。在会议的第一天有“大会主题演讲”,柳存仁教授为三位主题演讲者之一。他在会议分组会上宣读了《道教与道术》。

柳存仁教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期间,也培养道教研究人才。现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兆汉博士就是他的弟子,黄系澳大利亚籍华人学者,1941年生,1967年香港大学毕业,1969年获硕士学位,后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1年起先后任香港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教授。他也研究道教和中国文学,至今已出版专着七种,计有:《张三丰全集作者考》(Investigations to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hang San―feng Chuan-chiThe Complete Works of Chang San―fen,1982年)、《道教研究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内收论文九篇)、《明代道士张三丰考》(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道藏丹药异名索引》(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香港与澳门之道教》(与郑炜明合着,香港加略山房有限公司1993年版)、《道教与文学》(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版,内收论文八篇)。他在国际汉学界上有一定知名度。

1985年在澳洲国立大学有以研究《真诰》而获哲学博士学位的特伦斯?拉塞尔(Terrence C.Russell)英译《真诰》(Songs of Immor tals:The Poetry of the Chen.kao)一部。后到日本京都大学进修。同年为法国远东学院京都分院院刊《远亚通讯》第二号撰文评论美国着名汉学家薛爱华的新作《时间之海上蜃景:曹唐的游仙诗》。1989年发表《顾况的道教挽诗》,载《唐研究》(T’ang Studies)第七辑。1990年在瑞士半年刊《亚洲研究》(Asiatische Studien/Etudes Asiatiques)上发表了一篇有关研究五代、宋初道士陈抟的长篇文章《陈抟在黄檗山:中国晚明的扶箕崇拜》。

在马阔里大学(Maquarie University)有一位德裔汉学家巴尔巴拉?坎德尔(Barbara Kandel)或巴尔巴拉?亨得利希克(Barbara Hen. drischke)。她是艾士宏的弟子,70年代初在德国慕尼黑大学任教,从语言学和哲学上研究过《文子》,1974年在《威尔茨堡大学中国和日本学丛书>;>;(Wurzburager So-Japonica)第一辑发表有关《文子》的论着《<;文子>;对道经的难点及理智的贡献》。1979年用英文发表了研究《太平经》的专着:《(太平经):太平经的起源和传播:非正式经典史》(载《德国东亚自然与人类学会报告))Mitteilungen der Ge-sellschaft ftir Natur-und Volkerkunde Ostasiens 75)。1979年参加第三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并宣读论文《宇宙模式及其社会影响――(太平经)中的“自然科学”》[Cosmological Patterns and Their Social Impact-‘Natural Science’ the Scripture of General Walfare(T’ai―pg chg)]。80年代曾来华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了中国道教学会,撰文报道并发表在加拿大中国宗教研究会通报1980年第八期上;1984年在瑞士《亚洲研究》第三十八期上发表文章概述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道教研究;1985年参加纪念德国威尔茨堡大学教授石泰宁格65岁诞辰撰文活动,她写了《天师对天意的确认》,后被收入纳多尔夫等编的《东亚的宗教和哲学》(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Ostasien,1985年)。亨得利希克是70--80年代德国道教研究领域里比较活跃的人物。近年来她有新作发表。1996年,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本杰明彭尼(Benjam Penny)合作写了《老君说一百八十戒:文本翻译与研究》,发表在美国杂志《道教资料》1996年8月第六卷第二期上。同期上还有本杰明?彭尼的《(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的佛教和道教》。同年亨得利希克应邀参加了北京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她在分组会上宣读了论文《(太平经)中财富和贫困的概念》。该文旨在讨论《太平经》中财产与贫困的定义,其致富避贫的规划及富人的社会作用,为了揭示经文的文本特点,把《太平经》的观点与其他主流的观点就以上三点作比较。财富与贫困的问题主要是在《太平经》中存留的两节中论述的。两节都是天师与其门徒之间的对话,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文本其他层次较少涉及社会问题。亨得利希克认为《太平经》分析了汉末一个地区内(山东南部)的社会经济情况,它为政治活动提供了创造性的独特纲领。但其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却甚微,内容没有超过道教传统的架构,所以其地位被贬到无足轻重的迷信领域。

Copyright 2015-2025 www.xyhndec.com 装修风水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