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饮食养生文化解析
中国的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不是每位中国人都信仰道教,但是,道教的思想却是根深蒂固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的饮食文化,便是如此。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因此在中国饮食文化和岁时节令的宜忌上,都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在饮食理论方面,道教主张饮食应重视阴阳调和荤素平衡、饮食有节的观念,自古以来便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同与应用。
道教宗于道家。道家思想主要来源于上古时代先民飞们在烹饪中,对火与水的运用所获得的认识,进而又从饮食与医药中,获得养与治理的认识。到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前者发展成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哲学思维,总结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后者发展成为饮食养生的理论体系,成为《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道教重养生,而是追求今生的健康长寿。
中国道教饮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上溯从神农尝百草起,到帝尧时代彭祖创制雉羹,到商代初伊尹制作汤液法,再到春秋时代神医扁鹊说:不知道饮食是否适当,便很难生存,这都是积累过程。直到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已经指出饮食养生之道在于尊重客观世界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变化、发展的规律;提出重视烹调和节制饮食的思想谨和五味、饮食有节),并且指出过分追求美味佳肴和过度饮食都会招致疾病(高粱之变、饱食、大饮),认为只要认真地注意饮食规律与实践,便可以享其天年,活过百岁(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书中还提到了膳食结构、饮食方法等原则。这些,都是道教后来所尊奉的饮食养生之道。
至今,道教的教徒仍然身体力行。全真派重清素、戒杀生,不沾荤腥,注重三厌(天厌雁、地厌犬、水犬鱼鸟)和五禁(韭、薤、蒜、芸苔、胡荽),要求荤酒回避,斋戒临坛。
正一派强调天地万物,为我所用,重视饮食养生,讲究药膳与食疗。
徐州是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道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道教创始人张道陵,首创天师道至今。张道陵,沛国丰邑人(今徐州丰县),故徐州亦是张道陵及张鲁的故乡,亦可称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历代张天师,皆要到徐州丰县来寻根祭祖,徐州道家专业厨师以道家太极宴”接待张天师。道家太极宴曾在河南鹿邑县是中国老子学会举办的国际老子文化研讨会上向大会展出汇报,并以此宴席招待中外宾客,受到好评。
事实上,道教饮食养生文化是已渗入中华民族的饮食生活之中,成为本能的指导原则,其合理性有些已成为现代科学阐释与肯定,证明道教研究饮食养生文化具有充分的科学内涵。
道教饮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料:以粮食作为养生的主体(五谷为养),以肉食、果品、蔬菜来增益、补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将粮食作为主食,占饮食比例的60%-70%,其余肉食、果品、蔬菜则占了30%-40%。
调味:伊尹说成汤以至味,已经有了五味调和的学说。到《黄帝内经》时,已特别强调的调配必须符合养生的要求。
食疗:包括食补与药膳,如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晋代葛洪《肘后方》中用海藻酒治甲状腺肿,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是用猪肝治夜盲症等等。由于道家饮食文化的传播,民间有很多此类文化遗存,有必要进一步搜集、整理、研究。
节食:这一思想是道教饮食文化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包含两重意义:一为少吃,每餐吃到八成饱左右即可;二可为节制荤腥油腻的饮食。纵观当今世界西方以动物性原料为主体的膳食结构,带来了众多食源性的文明病,东方相对的要少得多,已足可证明道教饮食养成生学说的正确性、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