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道学
在古代,“道家”往往就指道教,甚至使用频率远过于“道教”。道教经典或入“神仙家”类,或入“道家”类。汉代学术分类,把专门论道的归入道家。《汉书艺文志》着录“道”37家,最后一部是《道家言》。道教在东汉初起时,被人称作“道家”或“黄老道”。例如,《后汉书》记明帝时皇家图书馆为“道家蓬莱山”,蓬莱山是秦汉仙境三神山之一,显然表明道家与神仙家已融合一体。又记楚王英和桓帝好“黄老道”,张角“奉事黄老道,为太平道”。“太平道”即指道教的一派,“黄老道”就不指道教的另一派,否则此话不通,则“奉事黄老道,为太平道”意思当是“信奉道教,创建太平道组织”。可见“道家”或“黄老道”均为道教的同义词。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黄老道”原来就是“道家”的别名,主题词“黄老”不过进一步限定指出此乃黄帝、老子之道。
“道学”一词也是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道教典籍的。例如,成书于南朝齐梁间的道书《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说:“道学当以戒律为先,道家之宗尊焉。”书中三百大戒,每句都以“道学”起头。全真道的《中极戒》因仍《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题为《中极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可是,不知是何原因,每句前“道学”都被删略了。“道学”还用于书名,如《洞玄灵宝道学科仪》,成书于南北朝末隋唐初之间,其中“科曰:凡是道学,当知持戒发慧,安身炼心,无惑酒恶,求静念者。若道士、若女冠入我法门,是我真子。……”“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修身洁心,无犯禁忌。若道士、若女冠食五种荤辛,名为恶菜。内外非法,不宜辄犯。……”云云,“道学”跟唐道士张万福编录的《三洞众戒文序》所说“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的“学道”意思相同。南朝陈马枢着《道学传》,为道教人物的专门传记。
在东汉以后“道家”就是“道教”的同义词,只不过装修风水网今日已约定俗成使用“道教”一词,便不必退回去再用“道家”以造成混乱。至于“道学”,本来就是道教术语,其原义是“道教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