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基础“清静”
“清静”既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也是道教重要的养生方法,还是生发智慧的源泉。《道德经》中说:“清静为天下正。”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道德经》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人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因此,《道德经》提出要“致虚极,守静笃”。道教还有一部专门论述清静的经典,就是《清静经》。该经中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一切生命,都是从“静”态中生长、从“静”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粒种子、一个胚芽,会静悄悄地开成花朵、长成树苗;人的生命和生命活力的保持,也需要通过静养得到生息,所以道教倡导要以自然为本,清静为基。人生若能努力致虚守静,即努力达到虚无寂寥的极致,坚守那种清静无为的层次,抛却世事的纷繁芜杂,让心灵归于宁静,自然也就拥有了快乐而安宁的生活,也拥有了生命健康的基本要素。
一、清静才能契合至道。《南华经》中记载:黄帝曾经在崆峒山向广成子问至道,也就是求教如何修身与长生的妙道。广成子教之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也就是说,不要求去看,不要求去听,专一精神归于清静,形体自然会走向正道,必定要静寂,必定要清心,不要劳动你的形体,不要动摇你的精神,自然就可以长生。眼睛不看,耳朵不听,心里就不会思虑,精神自会与形体冥合,形体也就长生了。不要动摇心志,不要因外物动心。多用心智,是产生祸害的根源。在这里,广成子告诉黄帝至道的目的是要长生,而要达到长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抱神以静”,也就是要让精神归于清静。怎样做才能归于清静呢?就是要做到“目无所见,耳无所听,心无所知”。太上老子曾告诫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因此,太上老子说:只有保持“清静”,才能“为天下正”。清静境界才是众人所应追求的目标,才是大道之圆满的体现,如此去立身处世养生,才会得到成功。
二、静则有益心身健康。生命的健康,首先取决于个人的心态情绪,在道教的修养来说就是个人的心性。通过修持修炼以达到心和、神安,则有益于心身健康。静则可以使人心和,静则可以使人神安,静则可以使人恬淡虚明。道书《七部语要》说:神静而心和,心和而神全。一个人若能做到恬淡、虚静,在道德水准上就达到了一种高度,生活得自然平和,不会被外因所扰,不论生活环境如何,都不会忧思困苦。要想生活自由自在,首先要有一颗自在的心,要想心灵从容淡定,首先要有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即使处于一个功利的环境,不得不为生存逐利,也不能为了名利抛弃自身品德。要加深修为,让内在的宁静抵御外在的诱惑,一个内心淡定的人,往往可以看穿表面的浮华,直接看到本质,因而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庄子也曾说过,恬淡,寂静,无为,虚静,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质,圣人安静无为则平易,平易而后能恬静淡泊,忧患邪气便不会入侵,也因此才能道德完备而不会神亏气损。惟其如此,他才没有灾害,没有物累。生时无心,浮游于世,死时像休息般静寂,没有思虑,没有预谋,光亮而不显耀,诚信而不必事先约定,睡时不会做梦,醒时没有忧愁,终日神清气爽,灵魂从不疲惫,纯净而不混杂,专一而不变动,淡泊无为以顺应自然,才是养神护气的至道。达于至道,必须有一颗清静之心,也就是装修风水网常引以为鉴的一句话:“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守住心灵的宁静,等于守住内心的真善美、积极乐观的阵地。《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说,“恬淡为上”,在烦乱的时代装修风水网不妨多倡导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
三、静则可以帮助疗疾。陈撄宁先生在所著《静功疗养法问答》中总结说:凡一切本元亏损之病,如头晕、脑胀、眼花、耳鸣、心跳、胆怯、失眠、恶梦、情绪纷乱、遇事善忘、上重下轻、肌肉瘦削、少食不够营养、多食不能消化、工作不耐疲劳、生活不感兴趣,这些症状,服药难见功效,检验身体又不知病在何处,唯一的方法,只有靠病人自己用静疗养,可望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