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生辰八字算
生辰八字,阴历,算命
上党阴历节日歌诀
正月十五二月二,
三月清明四月八,
五月端午六月六,
七月十五八月中秋,
九月重阳十月十,
十一月冬至,
十二月腊八。
“岁时,风俗中一事也,达之天下大略皆同”。(光绪《长治县志·风土记》然而,由于各地社会历史状况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习惯不同,即使同一时节,具体俗尚也是千姿百态。单就上党地区而言,历史上先后流行过的时节就达个以上。只是随着岁月的冲刷,其中,一部分久已废除,一部分名存实亡,即便如此,名实俱存的还有多半数。
立春
古代流传下来的迎春和打春习俗,清代仍然流行。立春日早晨,潞安知府和长治知县亲率僚属,驾着装有核桃、柿饼、大枣等干果的纸春牛,抬着一张供桌,上面陈放猪、羊、饼等供品,敲锣打鼓,到郊外一定地点设祭焚香,举行迎春典礼。礼毕,用棍棒将“春牛”打破,这就是所谓“打春”。“春牛”破毁,干果纷纷落地,任围观群众拾取。当时流行的应节食品有春盘、春饼等。
至年间,“春牛”、春盘、春饼均消亡,县府只迎春,不打春。但盛行商家出行的风俗。出行,又叫接喜神,是祈祝生意兴隆、财源亨通的一种仪式。立春日早晨,商家纷纷出动。各自抬上供桌,携带一个钱褡,里面装若干制钱,锣鼓喧鸣,到既定地点设祭。祭毕返回,沿途燃放鞭,不时抛撒一把制钱,听凭轰抢。
(络配图
春节
正月初一日,旧称元旦,以来改称春节,俗谓年节。
时代年节的概念,不仅包括岁首天,而且往往与元宵节连接起来,境内流传的一首年节令谣说:
初一初二下大雪,初三初四正拜年。
初五送五更,初六不敢动斗升。
初七不敢吃黑菜,初八祭命星。
初九炙懒汉,初十老耗子娶亲。
十一十二挂红灯,十三十四蒸黄糕。
十五黑来闹元宵,十六游百病。
十七十八黑洞洞。
令谣中反映的俗尚,大部分至今流行。大年初一绝早而起,第一件事就是点年火。关于年火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鸟叫九头雉鸡。每到大年初一,就飞出四处觅食。九头雉鸡头部破烂,不断滴血,血滴在哪里,哪里就遭殃。后来,人们发现九头雉鸡十分惧怕火光,于是就用烧柴火的办法防御它飞来。久而久之,形成了烧年火的习俗。直到现在,每逢年节,在一些农村家户里还能看到当院备一捆谷草,初一五更点燃。燃时还要观察年火倒下的方向,把它当作某一方年成好的预兆。
点燃年火,就揭开了年节的序幕。紧接着,就开始祭神、燃放鞭。
过去,年节祭神格外隆重。先祭神后祭祖。室内外四处排设神位,最受恭维的要数全神、观音、财神和天地神。神龛前供碗供菜和个面点心,并立几个三角形面枣山。面枣山要供到正月十五才能撤下。专择红公鸡供品置于财神牌位跟前。天地神用填满谷子的斗或升设供。斗(升里的谷子,元宵节后方可倒出,一般用来碾米面过添仓节。令谣中的所谓“初六不敢动斗升,”就是这个。其余诸神设供从简。祭祖均设祖先牌位,过去流行排列神主的祖先柜,后来多用祖先堂画幅。初一至初五,每日早晨燃香叩拜,早午以时食供献。初五送祖先。
年饭,以改善主食为主。初一的早饭习惯烹制扌绝片汤,午饭则是羊肉馅饺子。主要应节食品,有米面茶、小麻花、馓子、团子等,普遍用来作为初一后几日的早饭。
初一拜年的礼节十分讲究。早饭后,各家孩子都要相互串门,给户族长辈分别磕头行礼。受礼的长辈要给小儿施赠压岁钱及干果、糕点等食品。
正月里,亲友之间普遍往来拜年,尤以初二、初三、初四三日为最多。初五、十拜节。过去,逢立春日也不拜节。传统的节礼是个面马蹄或个面馍。正月待客必先设小麻花、团子、点心、柿饼等应时食品作茶点。扯面是最普遍的待客饭食。亲友之间也互向小儿赠送压岁钱。
节时有一些,如:初一,日出前不得清扫;初五前不得倒垃圾等。
过年普遍贴春联。春联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门联外,还有春条,如床条、火条、树条、院条等。木箱、粮缸等器具张贴“福”字斗方。古代有门首挂桃符、初一向家长敬椒酒的习俗,境内流传到本世纪初。
送五更
送五更,又叫送穷。正月初五日绝早,将初一以来积攒的炉灰、垃圾分作五堆倒在大路旁,每堆之上插一炷香,然后放三个纸,意味送走贫穷的命运。至此,年节不倒垃圾的也告解除。
人日
人日在正月初七日,前流行。
这一天,妇女以彩胜相赠送。彩胜,又叫人胜,是用彩纸或彩色绸绢剪成的人形装饰品,可以戴在发鬓上。
祭星
祭星有三次,分别在正月初八、十八和二十八日进行。按迷信观念,人人皆有本命星。因此,祭星的意义在于消灾免祸。这项祭祀只能由妇女举行,“男不祭星”。祭祀时设一张“九耀星君”的神主牌位,叫做“祭星码子”。上面填写居户的、门牌及姓名,望北而祭。所用供品是炒米,以酒盅扣放在碟子上,每次用盅。实际上,普遍只在初八祭一次,共用盅炒米。所以,年节令谣说,“初八祭命星,不用请医生”。
“灸懒汉”与“老鼠娶媳妇”这一古老的民俗,在潞城普遍流行,岁以上的长者坐在一块边喝茶、抽烟,边谈论村上今年谁劳动好、谁最懒,你一言他一语对岁以下的年轻人议论一番,定出最懒的人,这个懒人就是灸懒汉的首选人。如果本人和家长都同意,正月初九之夜就灸他,若本人和家长有一方不同意,就另找替身“懒汉”。长者要对“懒汉”教导一番,鼓励他今后好好劳动。正月初九夜,“懒汉”的扮演都是头戴破草帽,身穿破皮袄,手执破粪杈,上绑几条烧着的艾叶绳,脖子上套着布圆圈,圈上拴几个大小不等的铃,并拴一条细麻绳,由耍“懒汉”的人拉着,在喧闹的锣鼓声中沿村转游。耍懒汉的人边走边喊:“快来瞧懒汉!”喊着又拉几下绳子,拉得铃叮叮地响。来看的人,如果与懒汉是同辈,就要和“懒汉”戏耍。有的给懒汉脸上抹锅底黑,有的抹,还有的轻轻揍懒汉几下,问他“敢不敢懒了!”懒汉在人群中跳来跳去,出着洋相说:“我以后再不敢懒啦!一定要好好劳动。”
(络配图
元宵节
元宵节,旧称上元。应时饭食是吃黄糕。年节令谣所说的“十三、十四蒸黄糕”,正是为元宵节准备节食。同时,以糕面制成花样食品祭神。天地神前供个糕面谷穗,其它神位前供糕葫芦。至于吃元宵,旧时民间并不普遍。
十五前后三日闹元宵。传统活动,主要有花灯、社火、八音赛、烟火等。上世纪年代元宵节,花灯普遍点蜡烛,形形,争奇斗艳。精巧的灯引人入胜,鳌山灯前观者如堵。一队接一队的社火:狮子舞、龙灯舞、大头娃娃、二鬼扳跌、高跷、旱船、扛桩、车桩、竹马、腰鼓、秧歌、小椅子、忽闪杆、猴美人降香,等等,踏着“锵锵,跻锵锵”的锣鼓节拍,在人群中缓缓行进。鞭山响,起火花锅此起彼落。街道两旁隔断砌造的人火,“五宫”喷吐着蓝色火苗。据说在人型火上烤过的面枣吃上不肚疼,所以,时而看到老太太将面枣在火上燎烤。英雄台广场和体育场曾经是放焰火的主要场地。十字街历来是闹元宵的中心,每逢元宵之夜,总是人山人海,难以走动。进入年代,社火中的某些传统项目,如腰鼓、竹马等相继淘汰,汽车装饰的各种彩车占了主要地位。花灯由于普遍采用各式激光、射灯映照,花样翻新,绚丽多彩,富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节日期间,农村盛行荡秋千的活动。初五一过,各村就搭起高达丈余的秋千架。最常见的是框式摆荡秋千。男女青少年围聚在秋千架下轮换打秋。年轻人竭尽全力荡动秋千,腾越俯冲、激起一阵阵欢声笑语。在秋千架上特意装饰的松枝柏叶映衬下,显示出春天的气息。有些村子还搭设别具一格的车链秋和八挂秋。长治一带农村,元宵节时,人们喜欢将狮子摆卧在自家的炕上,并让孩子骑上,以示如意,全家安泰。
明、清时代,当地曾流行制面蚕祀蚕姑的风俗,清末消亡。
填仓
填仓节原在正月二十日,清代晚期改为正月二十五日,今仍在二十五日。
添仓是农家祈祝丰年的节日。是日,水缸要满,煤池要足,并以半谷米面制成“灯盏”、“布袋”、“粮斗”等花样面食进行祭祀。“灯盏”制个,象征个月,蒸时插柴棒区别。蒸至将熟掀看,哪一个“灯盏”有水,即以为所示月份雨水多。夜晚“灯盏”里各添少许食油,置棉捻点燃,分别供于水缸、煤池、门楣、窗台等处。水缸设供的“灯盏”放于碗内漂浮上面,认为灯头偏向一方是好年景。“布袋”置于储粮器具上,“粮斗”供于天地神前。
过去,填仓节着正月改善饮食的结束。令谣云:
二十五,过填仓。
过罢添仓没指望。
端上大碗吃干饭。
是日月黑之夜,盛行玩赏铁花的。
中和节
此节在二月初一。清末,这一天有出谷的习俗。即用青布剪制小口袋,装入百谷果实,互相赠送。时,此节已消亡。
二月二
旧称引龙,俗谓龙抬头。民谚云:“二月二,龙抬头,冰塌河消水长流。”北境至今流行吃野菜饺子的习俗,据说是要把“五毒”包进去吃掉。此日农家制炒米和面猪头祭土地,清代流行给已出嫁的闺女赠送小米煎饼。襄垣旧俗,初一到初三,妇女不可动用针线;用草木灰围撒庭院四周,曰“围墙”;当晚用面捏灯盏,到外点燃;饮食特定为:初一浇(煎饼,初二包(包饺子或蒸包子,初三吃顿油炸糕(油糕,以示“挑龙头”、“吃龙胆”、“龙翻身”。
花朝
花朝,又叫百花生日,前流行,在二月十二日。此节属于士大夫宴游的节日。
春社
春社在春分前后,在立春后第五个戌日。乡间村社举办祭祀土地的活动,城内青年男女也纷纷出城参加这项活动。应时食品有社酒和社糕。
三月三
“三月三”由古上已节演变而来。清代境内尚流行,属于城中士大夫郊外游春,祓不祥的节日。
惊蛰
是日,新有丧事的人家举行墓祭,清明不再墓祭。
寒食
寒食节早在三国时就废除了。“寒食”立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的。在冬至后日,即清明前二日。原定禁火一月,以冷食进餐,故名“寒食”。长时间冷餐,严重危民的健康,很多人难以忍受。因此,汉时并州刺史周举下令减为三日。到了三国时代,占据北方的魏主认为,“太原、上党、西河皆寒,不堪断火,”(乾隆《潞安府志·风俗》干脆把寒食彻底取消了。从此,当地的寒食节实际上就与清明并行了。
(络配图
清明
清明为第一个鬼节。至今盛行。是日,家户进行墓祭,俗谓烧纸,自大早至傍午,上坟烧纸的人三五成群,络绎不绝。人们随带着纸锞、纸缎、供品及铁锨之类的工具,至坟地,先铲除坟头杂草,叫扫墓;然后添土、谓覆墓;覆墓后在坟头压一块黄裱纸(今用一般黄纸代替,接着烧纸。先祭后土、前脉,焚化神锞;再焚化三代鬼锞,祭近祖。墓前燃香设供,滴酒,焚化纸缎、纸锞,揖礼叩头。祭毕,席地而坐,略进冷餐。人家还在坟地举行野餐。
是日,最突出的应时食品是凉粉。中午家户往往制烙饼、馅饼馒头或面馍,与凉粉配食。同时,这些食品也作为墓祭的供献。清明吃凉菜是上党特有的习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原本是和寒食节在风水布局的,吃凉菜的习俗却长久地流传了下来。
清明前后,风和日丽,流行放风筝的。风筝形状多姿多彩,最常见的是“八角”和长尾巴“蝌蚪”,也有不少较复杂的风筝,如“七星”、“蜈蚣”、“蝴蝶”、“老鹰”等。潞城还流行幼儿和儿童佩戴清明练,这是一种工艺装饰品,系在腋窝和后背衣服上,象征着儿童是人生的春天,明媚,五彩斑斓。
旧时,日有划蝎符祛五毒的习俗。所谓划蝎符,就是剪一条黄裱纸,上边先划一道符,写四句符咒:“三月中,老君下天宫。天师神剑扎,五毒化灰尘”。家装风水画一只蝎子图形,一把剑插在蝎子身上。至时晨,用朱砂点出蝎子眼睛,涂抹剑刃,然后贴在床头墙壁。人们幻想用这种办法避免五毒为害。
浴佛
浴佛节在四月初八日。传说这一天为释迦牟尼生日,诸寺以香汤浴佛,故名浴佛节。
清代,境内浴佛节相当隆重,僧寺普遍举办盛大香火会。时继续流行,后基本消亡。
端午节
端午在五月初五日。五月初一称小端午。主要习俗是祭瘟神,祛。门环插艾条,小儿手腕、脚腕带百索,五官及粪门涂抹雄黄酒,女孩戴香荷包。
应节食品主要是蒸米和黍米棕子。早饭,普遍吃冷蒸米。邻舍、亲友之间,以粽子为节礼,相互赠送。
端午除了吃棕子,还要避五毒,驱。
端午包粽子全国皆然。由于端午节正值,蚊蝇虫毒萌生繁殖,所以上党地区又有避五毒、驱之俗———门上插艾条,手脚戴五色丝线,小孩手脚心、五官抹雄黄,女孩挂香荷包,农村还在墙根、炕角撒木灰。长治城内因此而有瘟神庙会,至今犹存。这是上党地区特有的习俗。长治地区还有两条与端午节有关的谚语,一条是“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是五月初一到初五,这五天中必定有雨,如果五日内无雨,那是稀罕了。另一条是“吃了端五粽,才把棉衣送”,是说一过端五,就到了,不会再穿棉衣了。
夏至
数伏即古代的伏日,在初伏第一天。
至今流行饮用伏水避暑的风俗。伏水是一种家户自制的饮料。数伏这一天,从井中拔取凉水,加红糖、生姜、山楂片等佐料,经烈日暴晒而成。
六月六
此节,有北瓜臊子咸面条打牙祭的俗尚,至今流行。
古代六月六是曝衣节,要晒衣防蠹。清代,放牧之家还要在牧场进行祭祀。沁源把此日称为“日”,此日牧工多以精料饲喂牲畜,主人以酒犒劳牧工。黎城把此日叫做“羊神节”,当地人传说这天是羊神生日,羊主要请羊工吃好饭,羊工给原主牧放或另找别主,要在这天定下来。壶关也将这天叫作“羊神节”,养羊之家都要在这天献头刀肉进行祭祀。该县此日至今还流行碱面条打牙祭的俗尚。
七夕
七夕在七月初七日。古代,妇女于夜间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叫作乞巧。黎城一带流传《迎巧歌》:“七,七,七月七,我给巧奶奶送饭吃。上东坡,把西瞧,瞧见巧娘娘来送巧。半路上碰见他老爹,叫我给他做对老暖靴,半路上碰见他奶奶,叫我和面快擀开。(进门时唱门神爷,你闪开,我把巧娘娘请进来,门神爷,别挡驾,请我巧娘娘来坐下。”同时还有《乞巧词》:“七,七,七夕忙,乞求织女和牛郎,眼望冰王庄,两手插金香,爷爷奶奶都安康。焚金香,上天堂,冰王庄,请爹娘,请我娘娘吃碗五豆汤,一杯清茶,两碟果品样。一学营生打头行,二学擀面滚好汤,三学纺花织好布,四学剪裁缝衣裳,五学剜花剪好样。”此外,上党地区的女孩子,这一天要逮一只吐丝的蜘蛛圈在匣子里。第二天观察蜘蛛的结疏密状况,越密乞巧越多。同时还流传有夜深人静,躺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的说法。
七月十五
即中元节———一年之中的第二个鬼节,至今流行。此乃为祖先送“寒衣”的日子。即给祖先送钱粮衣物。“寒衣”是用彩纸剪成的衣、裙状纸衣,用白面蒸成面人,用彩纸剪成锞子、衣服,先在祖先牌位前祭奠,然后将纸锞、纸衣带到村口路边,面对祖坟叩头、焚化。潞城除上坟祭奠外,还有在夜晚放河灯、抡火蛋、甩响鞭的习俗。壶关一带还有祭谷、祭马的习俗。农家制面羊到谷田设祭,祈求丰收叫祭谷。养骡马户制面鸡一对、面羊一只于骡马棚设供祭马神,并给马专做精饲料吃,谚云:“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饱饭。”
(络配图
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日晚流行拜月风俗:于户外设香案,陈放月饼、、葡萄、新枣等五种时食,望月祭祀。这项祭祀只能由男子进行。民谚云:“男不祭星,女不望月”。应节食品还有等。
中秋节前后,亲友之间以月饼为节礼相赠送。
八月十六,在长治市内是女婿到岳家的日子。《潞安府志》载:“是日招婿饮,余与海内同。”这一日,女婿在岳家可以尽享盛情招待,融进了亲情与夫妻的恩爱。
当地还有一个有关中秋节的传说。相传元朝末年,蒙族为了强化统治权利,曾在中原地区每十户设一名蒙古人。明初刘伯温为了蒙人这种统治,曾在月饼中夹字条联络,驱赶蒙人,名曰“八月十五杀家达”。
秋社
秋社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戌日,是秋天祭祀土地的节日,而且比春社还隆重。现已消亡。
重阳
重阳节在九月初九,有相互赠送黄糕的习俗。
是日,境内古来有塔垴山圣母庙会。时,庙会仍旧盛大。城内居民多登塔垴山赶会,进香还愿并赏菊。
下元
下元初一日,又称“寒衣节”,是一年中的第三个鬼节。清代,此节有祭祀祖先的习俗。这一天要上坟祭祖送寒衣。按照乡俗,这天还属“无忌日”,可办移坟、合葬、砍伐、修缮等事。此时,秋收打场结束,农家休息一日,叫作“闭场门”。
十月十
此节流行食黄糕的习俗,取步步登高之吉。此节系由重阳节演变而来。过去,还有以糕面制三牲(鱼、鸡、猪祭财神的习俗,商家尤其看重。长治县这天主要是祭财神,食包菜和包红豆的油炸糕,互相赠送,取步步登高之意;同时庆丰收,以示来年收成更高。
冬至
冬至日,吃羊肉饺子。民谚云:“冬至饺子夏至面”,与古代风俗有关。我国古代,冬至是一个大节,仅次于年节,号称“亚岁”。清代,境内还十分注重冬至节。以来,当作一般时节。潞城冬至这天,过去有“打冬至”的习俗,一村人朝着另一个村子喊骂,直至两村对骂、对打,闹得不可开交。此俗今已绝迹。
咬灾节
腊月初一。这是沁县一带特有的习俗,泼水冻豆并炒食之,炒豆香脆可口。乡俗讲究初一早起,不语,食炒豆咬灾,称“咬灾节”。
五豆
五豆在腊月初五日,因有应时饭食五豆粥而得名。五豆粥,是以小米和红豆、黄豆、绿豆、豇豆、豌豆等五种豆制成的粥饭。至今流行的应时饭食是红豆粥。
腊八
腊月初八日,至今流行应时饭食是玉面拨子。农村普遍以蒸米为早饭。据旧志所载,清代境内流行的腊八粥,是用肉汁煮江米,再加入大枣、栗子、榛子、杏仁等干果制成。襄垣县除全家食用腊八粥外,还要喂家畜、家禽,并撒于树枝、屋顶,供野鸟食。讲究“腊八粥,鸡猪野鸟都要吃”。
祭灶
腊月二十三夜,家户均以麦牙糖祭灶,燃放鞭送灶神。临近祭灶日,卖祭灶糖的小商贩遍布街头。
同时,流行食炒玉米的习俗。民谚云:“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溜倒”。人们喜欢将玉米用麦牙糖粘结起来,冷冻成大块,吃来酥脆香甜。
按传统观念,人们把祭灶日当作新年的前奏。童谣云: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新年就来到。
摆马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响;
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起了穿天高。
于是,家家户户开始忙忙碌碌,迎接年会。令谣云:
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蒸团子;
二十六,割下肉;
二十七,擦锡器;
二十八,沤邋遢;
二十九,洗脚手;
三十日,门神对子贴挂起。
除“擦锡器”早已废除外,其余习俗还基本留存。黎城县则为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除日
农历年一日,除旧布新,迎接新年的气氛更加热烈。春联一贴,街院一扫,千家万户焕然一新。家家紧张地备办饮食和供献,炸油食,剁饺子馅。家家户户,油香扑鼻;剁案声,鞭声,远近相闻。傍晚,纷纷迎神、接祖先。
年夜守岁与各地大同小异,只是无应时饭食。
民谚所谓“腊月三十日赶乱捶”,是说年终婚嫁无忌讳,办喜事的人家分外多。
关键字:生辰八字,阴历,算命,阴历生辰八字算,阴历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