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与养生
道教故乡的华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以贵生著称的华夏民族,历来向往长生。从先秦时代起,就有不少人在孜孜不倦地探索长生不死之道。数千年来,华夏先民在养生实践中,创造和发明了种类繁多、功效各异的养生延年之术。这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卓异智慧。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有待于装修风水网今天的发掘和利用。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追求长生不死,修炼成仙是它的基本特征。道教是一种乐生恶死的宗教。对于生命的保护和延长以及渴望永生,向来是道教最为关心和探索最多的课题。
道教初创时期,《太平经》等典籍中,就有追求长生不死的意思。《道藏》的首经《元始无量度人经》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认为: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正因为道教把人的生命看得宝贵,所以主张人应当竭力爱护生命,目的是要延年益寿,长生不死。道教继承了这一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义和实践之中。
集汉民族不死信仰和养生术大成的道教,确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在执着地追求不死之道。正是在这种积极态度的支持下,二千年来,无数的道教徒在寻求长生成仙的道路上努力探索,锲而不舍。道教所行的养生术很多,有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食、辟谷、存思、导引、按摩、房中等等。大多数养生方法如行之得法,确能收到奇效。这些已被海内外医家和养生学家所公认。所以,如果没有道教对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信仰,没有道教徒长期不懈的养生实践,中国文化遗产中便不可能留下这一大批独特的养生思想和方法的瑰宝。
道教养生不仅在中国养生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亟待开掘的宝库。
道教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述
一、道教养生学的形成
长生成仙信仰与道教养生:长生成仙的核心信仰是道教养生学形成的直接来源。长生成仙信仰由来已久,《山海经》中就有不死民”的记载;而在养生术的发展及人们在祛病延年方面的探索实践中,出现了如彭祖这样的神奇长寿人物;《道德经》有长生久视的理论;《庄子》中则有真人、神人、至人的描述;《淮南子》中有美丽的嫦娥飞升成仙的故事。道教继承了长生成仙的思想,带给人们这样的信念:凡人经过现世的修炼能够长生成仙,这反映了人类挣脱天命束缚,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气概,意味着人通过努力,能够延续生命以致长生成仙。养生术是沟通人神关系的桥梁。神仙是由凡人修炼而成的,而神仙的最大特点就是长生。若要长生,首先要长寿,欲长寿必先养生。这就要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祛病健身,使身体和精神保持健康强盛。这样,道教养生术就成为达到长生成仙的手段,并随着道教的发展演化,形成了博大精深、蕴涵着高度健身疗疾价值的古代人体科学和健身方法体系。
重人贵生与道教养生学:中国人很早就有重生恶死的心理,《诗经。秦风,黄鸟》中就这样说:被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屈原说:“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我与。”在这样的心理指导下,先民们就想出了抗拒死亡,实现长寿的方法。《庄子-刻意篇》中说“为寿之人,作熊经鸟伸,吹嘘呼吸,吐故纳新。”《吕氏春秋-古乐篇》说:“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洁,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倡导之。”这里的作舞即为导引。从这里装修风水网可以看出古代先民的贵生长生养生的思想。
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贵生的思想,早有学人作了系统研究。道教继承了先秦贵生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道教的重人贵生思想。《道德经》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里的慈可以解释为爱人、重人,而俭则是用以养生。道教有静以修身,俭以养生之说。《老子想尔注》:“生,道之别体。”把生提到道的高度来体认。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道教重人贵生的思想,说明道教生命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贵生。 《道德经》又说“出生人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入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这就是说,世界上到处都有危险,生命时刻受到威胁,所以应当防范于未然。所以要追求“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追求这种长生久视之道的途径就是养生。老子认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即身与灵魂合一而不分离,关键在于“谷神不死”,即炼养精神以达到长生的目的。《太上老君内观经》中说:“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这就是生道合一,修道需要养生,养生即是修道,修道方能与道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