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改成是人

奇闻趣事 2023-12-28 11:09www.xyhndec.com奇闻趣事
        10月27日,有关“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的话题登上网络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表示,记忆中,语文教材里这句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对此,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向澎湃新闻表示,课文所选自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并没有改,本就是“是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文也向澎湃新闻表示,古代传下来的文献记录中,孟子这句用的就是“是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媒体宣传部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已关注网上相关讨论,目前正在研判;对于过往教材中是否用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其未予回应。
“是人”还是“斯人”?
“是人”还是“斯人”?10月27日下午,温儒敏向澎湃新闻表示,此前他已通过其个人微博对这一问题做过回应。
温儒敏此前在其个人微博上的回应。
9月7日,温儒敏在其微博中写道:“是人”还是“斯人”?近日网上又在议论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孟子一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为何改为“是人”,其实并没有改,本就是“是人”。课文所选的是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我还查过宋代朱熹《四书章句》,也是“是人”。另查《十三经注疏》(汉代赵岐注),同样是“是人”,并非“斯人”。古诗文大都有不同版本,字词有差异并不奇怪,所以要校勘。而语文统编教材所选的都是权威版本,不可能随意改动。这是需要说明的。
另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文也向澎湃新闻表示,尽管“斯人”和“是人”这两种写法都符合古代语言表达习惯,但因为古代传下来的文献记录写的就是“是人”,今人不能去替孟子立言,所以这句里应该是“是人”而非“斯人”。
孙玉文说,要区分“讲得通”和“讲得对”,“讲得通”不一定“讲得对”,“讲得对”一定能“讲得通”。遇到这种疑问,一定要查阅《十三经注疏》这一类可靠的传本来进行核查。
教材文章是否用过“斯人”?
“为何大家以前背诵的孟子这一篇往往读作‘斯人’呢?”温儒敏在上述博文中分析道:“可能是原来老教材所依据的版本不同(这还需查证),也可能‘斯人’在一些名诗名篇中用过(如杜甫梦李白诗中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而生活中比如悼辞也常用‘斯人已逝’等等。人们对‘斯人’这个词比较熟悉,也感觉更有‘文气’,于是就把孟子那一句读作‘斯人’,而认为‘是人’是改动了。其实‘斯’在古汉语中常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而‘是’亦有类似用法。所以孟子那篇若读作‘斯人’,也不能算错。”
那么,语文教材中是否出现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一表述?
上游新闻报道称,10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10月27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媒体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已关注网上相关讨论。对于“该出版社历套教材文章是否一直是用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有没有用过‘斯人’”这一问题,该工作人员未予正面回应,而是表示“目前正在研判”。
中学课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有这样一句让人耳熟能详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_ _也”。
空白处的答案究竟是“斯人”还是“是人”?
10月27日,由这句古文引发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
“斯人”还是“是人”?
近日,知乎用户“采臣老书生”发布了一篇文章,他称自己一直认为,小时候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中,其记忆中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如今的课本中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文章发布后,很快引发网友热烈讨论。网友们迅速分为两派,一派表示,自己从小学习的肯定是“斯人”;另一派则称,自己学习的就是“是人”。
80后武汉市民徐先生表示,自己记得小时候学习的也是“斯人”。95后武汉市民姚女士却有不同意见,“应该是‘是人’吧”。
湖北黄冈50岁的陈老师已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20余年,她表示,近几年自己使用的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出现的系“是人”。
“但我记得以前确实有几年出现过‘斯人’,这几天我跟同事们也在疑惑这件事。”陈老师称,同事们也都表示,曾记得自己有几年教过“斯人”。
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
极目新闻记者翻阅了1992年版、2001年版、2016年“人教版”语文课本,发现课文中都是“是人”。
27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在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表示,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事实上,关于“斯人”和“是人”的讨论,也并非第一次出现。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在2006年,央广网便在《“斯人也”,“是人也”?》一文中指出,不少报刊文章在引用这句话时都出现过错误;而市面上流行的一些教辅资料,也的确存在错写为“斯人”的情况,还有读者发现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斯人”的个例。
一位高中资深语文教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斯”和“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同,都表示“这”。不论是用哪个字,都不影响语义的表达。对于这两个字的争论,意义不大。
错误记忆系曼德拉效应?
为何大家会出现记忆模糊的情况?大量网友表示,这种情况或许是“曼德拉效应”作祟。
2010年,美国作家菲奥娜(Fiona Broome)首先提出了“曼德拉效应”(Mandela Effect)。它指的是一大群没有任何关联的人,不约而同地对过去发生的某些事情抱有相同的“错误记忆”,甚至还能绘声绘色地回忆起具体细节。
在美国,关于米老鼠穿什么衣服,很多人回忆是背带裤,但其实是上半裸的短裤,根本没有背带。
而在我国这种情况也有出现,86版《西游记》中没有羊力大仙下油锅炸,但有很多人认为有这个情节。
        除此之外,在《爱我中华》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然而在大部分人的记忆里却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Copyright 2015-2025 www.xyhndec.com 装修风水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